不久前,2024年度江蘇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成績單”出爐?!霸黾油\嚥次弧笔?5件民生實事之一,2024年,全省新增公共停車泊位9.55萬個、完成投資18.93億元,新增共享停車泊位3.55萬個,提前超額完成2024年年初省政府明確的“新增6.5萬個公共停車泊位、3萬個共享停車泊位”目標。
一直以來,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停車治理工作。2017年就將“停車便利化工程”作為“城市治理與服務十項行動方案”之一進行部署;從2021年起,連續(xù)5年將新增公共泊位、共享泊位列入民生實事項目予以推進?!笆奈濉币詠?,全省各地按照“規(guī)劃引導、政策保障、市場運作、挖潛增效”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停車便利化工程,加快構建“配建停車設施為主、路外公共停車設施為輔、路內停車設施為補充”的城市停車供給體系,嚴格落實建筑物配建標準,著力推進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全省累計增加公共停車泊位59.86萬個,有效緩解了停車供需矛盾、改善了群眾出行條件,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質,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空間“用起來”補齊硬件設施短板
淮安市清江浦區(qū)匯豐園小區(qū)地處老城區(qū),建設年代久遠,小區(qū)停車泊位配建不足,車位比系數僅為1: 0.11,停車難、車輛違規(guī)占道等現象較為普遍。通過將周邊資源整合、利用街頭零星地塊等措施,在小區(qū)周邊300米范圍內新建停車場,提供泊位210個,有效緩解小區(qū)停車難問題。
江蘇各地在推進老舊小區(qū)改造中,把增加停車位供給作為優(yōu)先重點目標內容,改善老舊小區(qū)內部及周邊交通與停車狀況。老舊小區(qū)停車需求以夜間和節(jié)假日為主,供需嚴重不匹配,停車管理要求高、難度大。對此,江蘇倡導城市核心區(qū)的老舊小區(qū)優(yōu)先采用借助外部資源、加強停車管理等手段緩解停車矛盾,如與周邊建筑停車泊位錯時共享、利用外部空間增設停車泊位、科學設置小區(qū)周邊路內限時停車位等。針對城市外圍的老舊小區(qū),積極考慮挖掘內部空間,改善停車設施供給,如在小區(qū)閑置空間、公園綠地、廣場等增設停車泊位或立體化改造既有停車場,優(yōu)化小區(qū)內部道路斷面增設路內停車泊位等?!笆奈濉币詠恚¢_工改造城鎮(zhèn)老舊小區(qū)5714個,增設停車泊位23.7萬個。
除老舊小區(qū)外,江蘇各地通過增量擴容、存量挖潛等形式,多措并舉增加停車泊位總供給,讓車均泊位跑出“加速度”。積極利用人防工程改造停車場,“十四五”以來共新增地下停車泊位94.6萬個;充分挖掘公園、綠地、橋下空間等改造停車場,推進立體機械式或地下沉井式停車庫、“P+R”停車換乘設施建設,緩解中心城區(qū)停車矛盾;于2023年開展全省廢棄汽車專項整治行動,排查長期停放在公共區(qū)域的“僵尸車”,清理處置廢棄汽車4100多輛,有效遏制長期占用公共資源行為,騰出停車空間。
2017年至2023年,全省小汽車保有量增長130%,城市停車泊位從903.3萬個增加到2167.9萬個,增長140%,車均泊位由2017年的0.92個/輛提高到2023年的0.97個/輛。江蘇省統(tǒng)計局對2023年民生實事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對公共場所停車滿意度為84.6%。
資源“動起來”停車有了“共享搭子”
“由于工作原因,我經常要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事,附近不太好停車。有一次,街道工作人員引導我把車停在莫愁湖小學地下停車場后再步行到那里,用時不到10分鐘,很方便?!蹦暇┦忻窭钕壬f。
在南京市建鄴區(qū)莫愁湖街道,轄區(qū)內有莫愁湖小學,與之隔街相望的有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莫愁大廈、港華燃氣服務中心等,均為停車需求較大的場所,無論是學校本身還是周邊單位、居民小區(qū)均無空余停車位,接送學生或是到附近辦事的社會車輛找不到車位是常有的事,部分車輛常常在路邊違停,嚴重阻礙交通出行。
為解決這一難題,建鄴區(qū)政府推動實施莫愁湖小學地下停車場擴建工程,歷時3年,于2022年年底完工。該工程位于教學樓東側,將學校操場地下部分改造為兩層停車場,負一層有53個停車泊位,供學校內部管理使用;負二層有90個停車泊位,其中19個泊位供學校教職工使用(其中有8個教職工停車泊位用于夜間錯時共享),其余71個泊位對外全時開放,既方便家長接送學生,又為附近辦事市民、政企單位提供停車便利,同時緩解周邊老舊小區(qū)夜間停車難題。
“一直以來,江蘇把推動共享停車作為提高停車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舉措?!苯K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城市建設處處長張躍峰介紹說,2022年,江蘇省住房城鄉(xiāng)建設廳、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先后出臺《關于推進有條件單位內部停車場實行開放共享的指導意見》《黨政機關辦公場所資源適度對社會開放的指導意見》,以機關事業(yè)單位為突破口,推動共享停車發(fā)展。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612個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實行了共享停車,共享泊位數量超30萬個。 在江蘇省溧陽市,19個政府單位和部門向市民錯時共享開放停車位,共提供車位2135個。蘇州、揚州、泰州等地節(jié)假日期間將所有機關事業(yè)單位內部停車場免費對游客開放,社會反響良好。
管理“活起來”數字賦能助力便捷出行
2024年7月,蘇州市統(tǒng)一的停車運營平臺正式投用。市民登錄“蘇周到”APP,點擊“無感停車”,一次注冊就能在該市3000多處停車場“通停通付”,享受“先離場后繳費”的支付服務。
掃碼支付是當下繳納停車費的主要途徑,但車主每次出場都需掃碼輸入車牌號和支付密碼,一些繳費頁面還存在各類廣告。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蘇州各地紛紛建設停車運營平臺,但各轄區(qū)內運營系統(tǒng)之間并不相通,且大部分沒有納入商業(yè)、醫(yī)療、景區(qū)等停車場所,市民跨區(qū)域出行或到一些商場、景區(qū)時仍需重復掃碼,既煩瑣又耗時。對此,蘇州市整合接入所有公共停車場數據,讓“蘇周到”APP實現車場查詢、車位情況、一鍵導航、無感支付等多種功能。車輛進出景區(qū)停車場時,可以自動扣費,減少排隊等待時間;通過互聯網進行停車位的提前預約,還能避免游客因找不到停車位而滯留在景區(qū)入口或周邊道路,造成交通擁堵的情況,讓市民、游客出行停車體驗升級。
目前,江蘇各設區(qū)市均已建成城市級智慧停車平臺,已有9246個路外公共停車場、4377條道路停車場接入系統(tǒng),接入泊位數量達322.2萬個?!巴ㄍMǜ丁薄跋入x場后付費”等便利化收費舉措及智能翻板設備、地磁、高位視頻、巡檢車、路牙機等新技術、新設備,讓全省停車智慧化管理水平明顯提升。